2025年4月2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高额“对等关税”,我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贸易摩擦升级虽给众多中国企业带来挑战,但也为企业带来了国产替代的机遇。作为国内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龙头,华盛昌(002980.SZ)正凭借其研发及渠道布局构建的多重竞争优势,深度受益正在加速的国产替代进程。
美关税政策推动仪器仪表国产替代崛起
长期以来,全球高端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市场由国际巨头主导,如美国丹纳赫、德国罗德与施瓦茨(Rohde&Schwarz)、德国Testo、美国菲力尔(FLIR)、美国Fluke、日本安立等。相比之下,国内厂商收入规模与国际巨头差距明显。随着贸易格局演变,从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的角度出发,国产化替代成为大势所趋,相关国内仪器仪表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东北证券研究显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每年存在约200亿美元的总逆差,呈现“高端进口、中低端出口”的结构性特征。高端产品如实验分析仪器、试验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及装置、电子测量仪器等进口依赖度高,国产化率均不足50%。其中,中国是全球电子测量仪器的最大应用市场,国内市场规模达412亿元,超全球1/3,但仅仅海外四大外资品牌就占据中国市场40%份额。美国是德科技、德国罗德与施瓦茨、日本安立、美国泰克为全球头部企业,经历长期研发投入及核心技术沉淀,先发优势十分明显。
据报道,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精密仪器金额高达909.82亿元,成为中美贸易中最大的单一进口品类。中国高端精密仪器的国产化率不足1.5%,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替代空间巨大。随着我国对美关税政策反制,国内仪器仪表企业如华盛昌等有望补上美国巨头留下的市场空间。
押注高端研发构建华盛昌竞争优势
华盛昌自1991年成立以来,持续深耕研发,截至2023年,公司已获得国内外专利超300项,包括17项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及多项国际授权专利。其数字万用表、电能质量分析仪等核心产品性能指标已对标国际头部厂商,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认可。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华盛昌持续向高端仪器产品进军,利用公司综合技术平台能力,重点布局科学分析仪器和生命科学仪器,产品包括:血气分析仪、分子检测分析仪、示波器等产品。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公司在高端仪器系列产品的研发。
此外,华盛昌积极拥抱AI技术,在本轮AI浪潮中,公司率先推出搭载DeepSeek大模型的“AI-7760电能质量分析仪”。该产品显著提升了专业场景下的服务效率与精准度。其创新性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于对行业知识图谱的深度整合,涵盖产品手册、学术论文等多维度信息,填补了国产高端仪器在智能化领域的空白。AI-7760推出后,迅速获得国家电网、新能源、电力设备等领域客户的青睐,展现出强大的国产替代潜力。
据QY Research报告,预计2029年全球电能质量监测产品市场规模将达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目前,美国Fluke占据国内高端市场超60%份额,而华盛昌的快速崛起正为这一蓝海市场注入“中国力量”。
可以预见,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虽在短期内对贸易造成冲击,但从长远来看,为华盛昌等企业加速国产替代提供了契机。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产品品类、强大的研发能力,华盛昌有望在国产替代进程中率先突围,推动我国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迈向新高度。
编辑:许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