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一,回家里来吗?”
“不行,太忙了,回不去了…”
自行拍摄,抄袭必究
如何来描述这个秋天,亦悲亦喜。
悲,是草木枯荣,赤裸裸的一番失去生机盎然的景象,可这就是季节的更替。你可曾见过秋风与落叶共舞的时刻,总会有一些词语浮现脑海,比如:萧瑟,凄凉的美,悲伤等等。
喜,人们都会明白,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付出一年辛苦劳作的农作物,打工人装满了自己的腰包,就连自然界中的小动物们应该都储备好了自己要过冬的食物,想必它们这样简单的需求,秋天应该都能给予满足吧。
过去,每年的秋天,我都会在家里帮忙秋收。对于那些平原地区,秋收真的是收获,而我们那里的秋收多少是要有些折扣的意味,就是付出与收获有点持平的状态,也许还会付出的更多。
老家那边是山区地带,春种秋收完全是靠人力解决,在很久之前,也就是在我的父母还算很年轻的时候,他们拥有满身的力气,地里的农活,不论什么季节,都能靠人力解决。
我们这些孩子们也会帮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收割玉米和大豆,掰玉米,剥玉米。收割玉米的时候,用的是镰刀,一根一根的割下来,把它们放成堆,大概一两米远一个堆,这样也是为接下来的掰玉米做准备。
掰玉米都是需要带着手套,不然会夹到手,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掰玉米特别不喜欢带手套,感觉不带会更麻利一些,其实也是跟没有合适的手套有关系,带的都是大人的,自然也就不合手,觉得笨重。
玉米掰完以后的秸秆,要自己选用其中一个质地较有韧性,且不会断的一根,把这一堆秸秆捆绑结实。而后,当把所有的玉米掰完,所有的秸秆捆绑完,就要把捆绑完成的秸秆攒成一个大团堆,大概是四五个人手拉着手围成圈那么大,等到冬天用牛车拉回家,好作为牛羊们过冬的草料。
在十五年以前,掰完的玉米,用牛车拉回家后是需要人们用手去皮的,每一穗玉米,都是要经过双手,才能最终到达粮仓。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适用于我们那里的机械设备相应进到每家每户,再也不需要人工去皮,一个传送带,就将所有玉米运输至仓顶。
这样看上去是挺容易轻松愉快的,可还是会有一些蹩脚的农活程序,是需要且只能依靠人力完成的,比如山坡的陡峭,道路的劣质,还是无法用机器设备去超越的,这样使得地里的大部分力气活还是要靠双手双脚。
日子久了,年复一年,我能看得见父亲的腰背变弯了,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的硬挺,母亲的双手越来越粗糙,有岁月的痕迹,也有操劳的辛苦。
每当这个秋天,我都会想很多,有时候会失眠,想着他们秋收的进度怎么样了,能不能赶在下雪前把庄稼收完,是否顶着雨夹雪的天气,又在地里忙碌了一整天。
每当这个秋天,我才能明白远在他乡为异客,才能明白大多数人的叶落归根,而不是一叶才知秋。
如果你能从理性上去知道秋天,只是太阳由北半球慢慢的移动至了南半球,而这样的路程是循环往复的,也许就不会有太多伤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