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卷诗书,品一盏清茶
01.
十几岁的时候,孤绝忧愤,恨不得马上长大。
后来读了大学,终于离开了家乡,那个时候曾发过誓,一定要在大城市扎根。
某一个时期,极其想要逃离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如今,早已迈过了30岁的门槛,一晃已经步入社会近10年。
去年冬天,哈尔滨旅游业爆火的时候,我发现我热爱东北,热爱我的家乡。
那里才是我的根,是我人海漂泊一身疲惫后,唯一能想到的归宿。
城市里灯红酒绿,看什么都好,但是我发现,我不属于这里。或者说,未曾属于过这里,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总是能想起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有故乡在,人生尚有来路,没有了故土,人生只剩归途。
因此今天我们读一首刘长卿的诗。
02.
刘长(zhǎng)卿,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有“五言长城”之美誉。
刘长卿这一生都比较倒霉,他天宝年间中进士,本来未来可期,但是还没等到放榜,“安史之乱”就爆发了,于是他开始四处避难。
唐肃宗在灵武登基以后,重组朝堂,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官不大,但好歹稳定了。
可是刚到任没多久,刘长卿就被人诬陷入狱,后来关中大旱,遇到天下大赦才被放出来,被贬到遥远的潘州当县尉。
可实际上,刘长卿还没到任,就又被调回的苏州。此时的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一片萧条和破败。
熬了几年后,刘长卿终于升官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可是屁股还没坐热,就因为为人太过于耿直而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陷贪赃,再次被贬。
这一次他去了随州,因此刘长卿也有“刘随州”的别称。
在任不到两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于是战乱又起,刘长卿不得已流落到江州,暂入淮南节度使幕府。
此时的他,已经进入人生晚年,4年后与世长辞,走完了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
他笔下有一首人尽皆知的诗,题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是写冬天的,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则是描写早春的。一起赏析。
03.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
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
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刘长卿《早春》
刘长卿这首诗,应作于中年时期,当时他客居江浙一带,为期近10年光景,之后才任随州刺史。
仕途不顺,羁旅他乡,逢春心情自然低落,思乡情更浓,故有此感怀。
乡愁是一种特别的愁绪,越热闹越孤单,越年长越沉重,中国人讲落叶归根,所以在古诗词中,“思乡诗”占了很大的比例。
毕竟古时候交通不发达,也没有可通讯的电子设备,人一旦离开家乡,就等于迈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下面我们再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04.
诗文大意可解为:
微微细雨在夜里停歇,有风吹过,南江的春天又回来了;
时光匆匆,岁月荏苒,不经意回头一望,经不住一惊,原来我已经离开故土这么多年。这时光只会催人老,漫不经心的就两鬓染霜;
内心忧愁的人,喜欢让自己沉醉在热闹的氛围中,其乐融融。可是春花不会久开,慢慢就会凋零,人也一样,聚散无常;
回望曾走过的路,怎能忍受沧海之滨的10年羁旅生涯,这里不是我的家。
刘长卿这首诗,借春光表达无限的思乡之情,语句并不奇艳,更像是一个游子在娓娓道来这些年的遭遇。春色在细雨之后逐渐绚烂,明媚焕然,许多朋友在一起聚饮,可是一想到这里不是自己的家乡,内心就愁苦万分。
更何况,一别10年之久,人也逐渐变得苍老,这份乡愁就更盛。纵然有良辰美景,绝色春光,但是筵席终有散去之日,这百花也会凋零,而自己呢?不过还是一个漂泊无依的人。
读过这首诗,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岁月蹁跹,时光匆匆而逝,远离故土拼搏在外,一身寒苦无处可诉,只能望春兴叹。
但愿我们都少经历别离,可以与家人永远相伴,被岁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