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喜欢登山临水,并用诗行记录了他们当时的感受。其中也有一些参禅信佛的诗人,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追求一种禅悦的感受,并认为在山水间游历,是寻求解脱的一种方式。
唐代的王维曾经半官半隐,他时常徜徉在自己的辋川别墅,悠然地看云观水,并抒写了很多禅意的诗句。宋代一位高僧名不经传,他的诗篇也很少有人读过,有一次他云游四方之后回到山林,也创作了一些具有禅意的佳作。下面介绍北宋高僧闲居山林,题写了两首七绝,写景如画,充满禅趣。
《山居》(其一)
宋代 释景淳
屋架数椽临水石,门通一径挂藤萝。
自缘此处宜投老,饶得溪云早晚过。
景淳,生活于宋神宗年间,他自小孤寒,又无人领养,只好当和尚填饱肚子。可是后来他却非常勤奋,每次都认真聆听大师们的宣讲,又不断地温习那些佛经,最后终于成为一位受人敬佩的高僧。这首诗描写作者山居感受,字里行间传达出一种恬淡的心情。
前两句细腻地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崇山峻岭中修建了几座简陋的茅草屋,屋前屋后遍布着很多怪石,门前又正对着淙淙流淌的清澈溪水。一条蜿蜒的小路,将茅屋与外界相连,路旁粗大的高树上爬满了翠碧的藤萝。
诗人时常在小路上散步,那里没有尘世的吵闹,只闻潺潺的溪水声,心中便觉得无比安宁。清风吹拂过高僧略显沧桑的脸庞,让他感受到山林里的凉爽。眼前一片翠绿,尽显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也让诗人的心情极其放松。
后两句抒写作者的议论,“自缘此处宜投老,饶得溪云早晚过。”山间的溪水时而欢快地流淌,时而静静地流入深潭;山腰的浮云来去自由、漂浮不定,有时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波橘云诡、神奇梦幻,有时又在山林中来回飘荡、瞬息万变。
诗人深感此处可以修身养性,也是安度余生的好地方,并用“自缘、饶得”表达出内心的愉悦和享受。凡尘中充满了烦恼,人们如果闲暇时来到林泉小住,不仅可以感受到一种恬静的氛围,还能让心境变得开阔,很多事也会看淡,不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山居》(其二)
随身只有过头杖,饱腹惟凭折脚铛。
几度遣闲何处好,水声山色里边行。
高僧独自一人在房间时,经常会焚一炷香,煮一壶茶,有时静静地诵读经书,有时默默地参禅打坐。他即使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八极、思接天宇,感受天地间的虚旷,领悟人生中的禅理。这首诗通过描写日常的活动,展现出大师的生活乐趣。
出家人重在修行,不在乎物质享受,只要能够满足温饱,就无欲无求了。前两句抒写作者的行动,“随身只有过头杖,饱腹惟凭折脚铛。”他外出时随身携带一个高过头颅的禅杖,方便自己登山涉水。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断了一只脚的旧饭锅,可以随处化缘。铛是一种类似于釜的烹饪器具,形状像一个三脚锅。由此可见,诗人经常云游四方,是一个快乐的行脚僧。他四海为家,却不以之为苦,反而觉得其中充满了乐趣。诗人每天都能欣赏到秀美山川,也能见识到各种离奇的事情,心中没有丝毫烦忧。
后两句宣示了高僧的志趣,“几度遣闲何处好,水声山色里边行。”他每到一处,都会游山玩水,寻访古迹,由于见多识广,也就很容易比较出各处环境的差异,并从中挑选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地方,然后在那里多住一阵子。
诗人沉醉于水声山色之中,也委婉地抒写出自己乐山喜水、看淡名利的恬淡襟怀。人们在生活中总是疲于奔命,经常会感到烦躁不安。但是如果当大家聆听到空谷中传来的钟磬和梵音,就会忘记那些红尘往事,心情顿时就觉得安然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