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峰将至!惠州交警发布清明节出行重要提醒

  清明假期就要来了!假期前后,群众踏青、祭扫等出行叠加,道路交通拥堵和交通安全风险加大。3月30日,惠州交警部门结合往年交通情况,发布清明节出行“两公布一提示”,希望广大交通参与者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交通方式,尽量避免出行高峰和夜间行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谨慎驾驶、文明祭扫、平安出行。

  返程拥堵高峰时段为6日15时至20时

  2025年清明假期为4月4日至6日,共3天,高速公路将实行7座(含)以下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据气象部门预测,清明节假期,我市天气多云间晴天为主,4月5-6日有分散阵雨。但受冷空气影响,3月29-31日,我市阴天有雷阵雨局部大雨,雷雨时伴有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气温11~17℃,阴雨天气对交通出行造成较大影响。

  清明节前,预计3月29日、30日我市将迎来首个祭扫小高峰,城市通往墓区道路、城市通往乡村道路的车流短时汇集,易出现区域性拥堵。4月3日下午、4日(清明节)上午将出现出行高峰,其中墓园、殡仪馆等地祭拜的群众集中出行的需求高,易出现车流缓行情况;4月6日返程流量达到峰值,拥堵高峰时段为当日15时至20时,届时进出城道路、郊区景区、部分高速公路汇合路段、桥隧群、服务区、收费站易形成瓶颈。

  结合往年情况,今年清明假期期间,预计珠三角往粤东地区及连接粤北地区车流较集中,惠河高速小金口四角楼路段往河源方向、广河高速杨村服务区等高速合流路段和临近服务区、隧道路段易出现交通拥堵情况。

  全市热门景点将出现较大客流

  清明期间,“踏青、赏花、亲近自然”将成为不少市民出游的关键词,预测惠城区西湖、红花湖、植物园、水东街,惠东巽寮湾、双月湾,大亚湾黄金海岸,博罗罗浮山,龙门南昆山等热门景点将出现较大客流。

  惠州西湖、红花湖、植物园周边环城西路、鳄湖路、红花湖路、丰山路,连接惠东巽寮湾、双月湾景区的广惠高速东延线、县道X210线,连接罗浮山的罗浮大道等道路将出现较大交通压力,易发生交通拥堵。

  目前,全市有共用墓园12个。其中,墓位数量超过5000个的大型墓园有3个,为市区梅湖长青墓园、梅湖杨爷山墓园、马安惠安墓园。

  惠州交警预计,今年我市殡仪馆、陵园、公墓等将出现大量车流人流。由于陵园墓区多数位于城郊、山区,沿途道路技术等级低,坡陡、弯急、路窄,且前往车辆在墓园附近停放、掉头,将影响周边道路通行,易发生交通拥堵。

  道路限行方面,杨爷山墓园区杨爷山路口右进右出,进入杨爷山墓园的车辆,沿梅湖大道直行至市看守所路口,掉头返回至杨爷山路口右转进入;墓区内围绕伢仔塘周边道路实行逆时针单循环。

  长青墓园实行单循环,梅湖大道长青墓园路口只出不进,车辆由殡仪馆长青路进入;进入殡仪馆长青路后靠右侧进入长青墓园区内逆时针由墓园区出口右转进入梅湖大道。

  同时,根据相关公告,清明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广东省内高速公路禁止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通行。清明假期期间,每日9时至21时禁止总质量4.5吨及以上、车身长6米及以上的载货汽车、危化品运输车辆在惠东巽寮、平海、港口辖区道路内通行。

  因惠河高速扩建工程施工,惠河高速往河源方向3569公里小金口出口互通、3565公里四角楼收费站封闭。

  安全出行提示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天行车,务必放慢车速,谨记“降速、控距、亮尾”。您的平安出行,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一)合理规划,错峰出门。应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和路线,检查、维护好车况,了解沿途天气情况,使用地图导航,尽量避开高峰时段。

  (二)坐正规车,系安全带。出行时,请到客运站选择正规运营车辆,不要站外乘车,更不要贪图方便乘坐违规运营的“黑车”,坚决抵制非法营运车辆及超员车辆。乘坐客车时要规范系好安全带,避免发生意外时受到伤害。

  (三)生命无价,酒后禁驾。清明扫墓亲朋团聚,聚餐饮酒活动多,但请牢记酒驾是严重的交通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极大,请坚决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切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

  (四)农村道路,谨慎慢行。墓区道路多处于农村,急弯陡坡路段较多,通行条件不良。驾车途经农村道路时应与路侧保持安全距离、控制车速,切勿强行超车、强行会车、占道行驶;视距不良路段要及时鸣笛,做好停车避让准备。

  (五)疲劳驾驶,害人害己。午间和凌晨是事故多发时段,请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确保睡眠充分,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停车休息不少于20分钟。若感觉困倦、状态不佳,请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切莫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

  (六)高速行车,牢记箴言。发生事故、车辆故障等紧急情况,切记“车靠边 人撤离 即报警”的高速保命“九字诀”;将车停靠应急车道后,打开“双闪灯”,在车辆后方150米外摆放三角牌,所有人员撤离到护栏外后,报警等待救援。

清明假期高速公容易拥堵路段一览表

  文字:惠报全媒体记者刘豪伟 特约通讯员钟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