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文露敏 王攀 摄影 李志强
【名片】
桃坪村
位置:四川省阿坝州理县
人口:426户1083人
耕地面积:2028亩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余元
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特色:保留着世界上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桃坪羌寨,全村90%村民从事旅游或参与旅游相关行业
海报 周桐
“淡季是这样的。” 4月7日,清明小长假节后第一天,游客散去后,停车场显得有些空荡,龙小琼并不惊讶。
阿坝州理县桃坪村,已有2000多岁。村里保留着世界上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西汉年间。
作为旅游景点,桃坪村成名也早。在多数村民眼中,龙小琼是桃坪羌寨旅游开发的第一人,30年前,正是她将第一批旅游团队带入桃坪村。
成名30年之后,桃坪村又将如何焕发新的生命力?
桃坪羌寨
古寨“新难题”
杂谷脑河畔,沿着蜿蜒的石板路一路向上,屹立千年的古建筑群藏身于高山峡谷间。
龙小琼带我们穿梭在巷道纵横、宛如迷宫的古寨中,在核心景点“千户羌王之家”门口停了下来。作为羌王后代,这是龙小琼家的祖宅。
1996年中专毕业回家,她带着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了演出队,到大路上唱歌跳舞,把游客请进寨子里参观,开启了桃坪羌寨的民间旅游开发史。
航拍桃坪村
年轻、脑子灵活的龙小琼,很快将家里的房间改造,接待游客住宿、吃羌餐。村里人也纷纷学着开起了民宿、餐厅,到现在,全村90%的村民都在从事旅游或参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吃上了“旅游”饭。
2006年,桃坪羌寨被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的寨子成了古董,这大大提升了桃坪的知名度。”桃坪村党支部书记杨步义说,但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却像戴上了“紧箍咒”。
由于文物保护的要求,老寨如要进行挖建,需要县、州、省、国家相关部门层层审批,“电网、水网、污水处理都需要升级,但都批不下来。”杨步义说。
龙小琼也做过“升级”梦。一个知名的设计师想跟她合作,将上万平方米的老寨子改造成高端民宿,“设计图纸都给我看了,那真的是特别有味道,还可以填补村里还没有高端民宿的空白。”可最终,受制于文物保护的要求,这次合作没有继续。
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找到解法。
对口援建的湖南省,在老寨的两三百米外,为村民们重建了占地120多亩的新寨。从此,桃坪的旅游开发迎来了“老寨重保护,新寨搞开发”的新阶段。
和龙小琼一样,大多数村民都将老寨的民宿搬到了新寨,“几乎家家都有民宿”,桃坪羌寨拥有近3000张床位的接待能力,比全村人数的两倍还多。
2017年,桃坪羌寨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00多万元,达到峰值。
航拍桃坪村
但变化突如其来。疫情冲击和交通的巨变,给桃坪带来了新的课题。
随着成都到马尔康的高速公路、成都到九寨沟的高铁通车,桃坪村作为九黄大旅游环线中转站的区位优势被稀释。“最明显的变化是,留下来过夜的游客变少了。”尔玛人家民宿老板陈硕说。
游客的玩法也有变化。以理县境内来说,毕棚沟、古尔沟等传统景区之外,理小路等“野生景区”近年来“爆火出圈”。“搭个帐篷烤肉,连方便面都是自己带。”村民们说,露营等“野生玩法”,对消费的带动能力有限。
成为“目的地”
阿坝州旅游资源丰富,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自然风光顶流太多,作为人文景区,桃坪羌寨其实很难成为游客的首选。
随着“中转站”优势愈发稀薄,桃坪村也在发力突围:将自己打造成为“目的地”。
一些主动的变化在村里发生着。村民陈育英发现,新寨的业态更多了,咖啡馆、旅拍馆、文创馆相继开业,景区打造了许多拍照打卡点,桃坪更“潮”了。
羌寨新开业的旅拍店
杨彬在幕后主导着这些变化。2024年10月,域上和美集团成立理县和美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模式参与桃坪羌寨的运营。
“简单说,就是地方政企牵头,我们作为市场化主体参与运营,希望打造出专属于桃坪的IP。”杨彬担任理县和美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最近大多数时间都泡在村里。
如何让游客留下来?未来的思路是,依托域上和美集团打造演艺剧目的成熟经验,为桃坪量身定制一场经典剧目。目前,相关工作还在准备阶段。
采访中,我们碰到了几位来自上海的游客。“保护得很好,迷宫很有意思!”刚逛完老寨的他们,对建筑连连称赞的同时,也道出了遗憾,“寨子一个小时就逛完了,如果能有更多可以体验的项目就好了。”
增加互动体验,是吸引、留住游客的关键。
村民有自发的尝试。贾学友,是羌族碉楼营造技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最近,他和女儿在自家院子里搞起了研学。
羌族碉楼建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贾学友
走进“古羌文化体验基地”的院子,桌上摆满了碉楼模型。贾学友用锤子、凿子,将石头锤削成一片片小石片,再教孩子们像拼乐高一样,搭成羌族碉楼。“有些孩子不知道怎么搭,我就让他们看看眼前的碉楼,再不行还可以先去爬一爬。”
贾学友带着孩子们搭的碉楼
景区运营方也有升级的计划。理县吉祥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理县共有17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有115项都在桃坪村得到了传承发展,下一步,准备将羌绣、羌笛、羊皮鼓舞等非遗与旅游结合,推出观光游、文化游、研学游,吸引成渝地区游客将桃坪村作为周末游、避暑游的目的地。
雪山与羌寨碉楼
在桃坪羌寨游客中心,一块沉甸甸的牌子很显眼——2024年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由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颁发。这块“金字招牌”让村民们非常振奋,“应该会有更多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桃坪。”
很快,桃坪村就要进入车厘子季了。经过了漫长的、持续近半年的淡季,村里又要进入房间爆满、游客如织的喧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