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在行业周期低谷,邓伟明及中伟股份(300919.SZ)多措并举谋突围。
4月11日晚间,三元前驱体龙头中伟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3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64%。这成为中伟股份上市以来首次净利下滑,也是近7年来的首次下滑。
中伟股份的股价先于业绩开启下跌。2021年11月24日,公司股价触及历史高点的152.25元/股,此后,公司股价开启下跌通道,2025年4月11日收盘报32.5元/股。
锂电池行业仍在周期低谷徘徊,曾经大手笔投资动作频频的邓伟明慢了下来。中伟股份相继终止在韩国浦项市投建镍精炼厂项目,延长印尼年产6万吨红土镍矿冶炼高冰镍项目的建设期。
除了投资收缩外,邓伟明还欲向外突围。中伟股份正在推进赴港上市,欲获得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的支持,抵御周期。但成功与否,尚待时间检验。
深耕新能源14年创富645亿
辞去铁饭碗,从创业之初的海南炒地皮失败,到贵州转型能源行业,辗转多次后,邓伟明搭上新能源发展的东风,人生就此“起飞”。
1968年,邓伟明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1990年,邓伟明从太原科技大学毕业,回到家乡进入邵东焦化厂工作,成为一名技术员。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份工作稳定且体面。但邓伟明并不满足于这种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模式。
彼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经商的热潮在中华大地兴起,年轻的邓伟明心中创业的火种被悄然点燃。1992年,24岁的邓伟明毅然辞职,南下海南投身房地产行业,期待在经济特区闯出一片天地。
然而,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让他的首次创业遭遇重创,这场失败也成为邓伟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1995年,邓伟明回到了老家湖南,将目光投向了传统能源与矿业,创立了中伟集团。经过几年发展,邓伟明在传统能源和矿业领域逐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行业资源。
2003年,贵州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了邓伟明的注意。他于是在贵州投资建设玻璃厂、地产项目及市政工程,逐渐在当地扎根。传统能源面临的挑战和瓶颈,让邓伟明意识到,中伟集团不能只局限在当前的业务,他开始带领中伟集团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随着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曙光,邓伟明敏锐的捕捉了这一机会,他判断锂电材料将成为未来核心赛道。2012年,邓伟明通过收购海纳新材,正式切入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并成立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伟股份前身),专注三元前驱体的研发与生产。这一次,李伟明成功带领中伟股份转型,也成就了他自己。
但转型之路历来都不是坦途,刚开始,中伟股份面临技术壁垒高、客户认可度低等挑战。邓伟明选择“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广纳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积极绑定头部客户,与LG化学、三星SDI、特斯拉等建立合作。至2019年,中伟股份的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场份额已达25%,成为行业龙头。
2020年,邓伟明带领中伟股份上市,上市当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74.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2亿元。2021年,新能源行业高景气发展,电动汽车销量激增,带来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对三元前驱体的需求旺,中伟股份营业收入暴增至200亿元,归母净利润翻倍增长至9.39亿元。
中伟股份的股价也节节攀升,在2021年11月24日触及历史高点的152.25元/股。邓伟明夫妇的身家也水涨船高,2021年,他们以645亿元的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的第85名。
投资收缩与向外突围
上市后的中伟股份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邓伟明带领团队继续深耕新能源材料领域,在资本的助力下,邓伟明加速了扩张的步伐。
2021年,中伟股份动作频频,当年11月,中伟股份与当升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共同开展印尼红土镍矿综合开发利用。同年,中伟股份南部产业基地开工奠基并投产,投资100亿元建设磷酸铁锂生产线。2022年公司联合印尼企业斥资12.6亿美元开发红土镍矿,2023年收购韩国浦项镍冶炼项目,构建“镍矿—冶炼—前驱体”一体化链条。
与此同时,邓伟明深知深度融入产业链的重要性,他将公司与客户深度绑定,包括参股中创新航、瑞浦兰钧等电池企业,深度融入宁德时代、特斯拉供应链,前五大客户贡献了中伟股份近三成的营业收入。
不过,产能扩张的不止中伟股份一家,在行业快速扩张后,很快就造成了整体的产能过剩。虽然2022至2023年,中伟股份一直保持着盈利,但增速相较2020年和2021年已经明显放缓。到了2023年,锂电池行业进入周期低谷,2024年持续在低谷徘徊。
4月11日,中伟股份2024年年报出炉,净利润出现了上市后首次下滑,也是有记录数据以来近7年的首次下滑。根据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23亿元,同比增长17.36%;但归母净利润为14.67亿元,同比下降24.64%。
下滑的不止业绩,还有股价。到今年4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跌至32.5元/股。
邓伟明夫妇的身家随之缩水。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邓伟明夫妇财富降至165亿元,较三年前缩水480亿元。
面对行业出现的危机,邓伟明果断做出了战略调整,一改此前疯狂扩张的步伐,开始战略收缩。
2025年2月12日,中伟股份发布公告称,经审慎研究,公司决定终止与POSCO Holdings在韩国浦项市投建镍精炼厂项目。中伟股份称,这是基于电动车市场及产业环境变化作出的战略调整,是经公司谨慎评估、综合考虑后作出的决定,符合公司长期发展规划,有利于降低公司投资成本及投资风险。此外,中伟股份还延长了印尼年产6万吨红土镍矿冶炼高冰镍项目的建设期。
除了战略收缩外,邓伟明还开启了向外突围的战略。
2月11日晚间,中伟股份宣布,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上市的细节尚未确定。对于本次计划H股上市的目的,中伟股份称,主要是为深入推进公司“发展全球化”战略部署,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全球产业布局持续升维,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