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台风所”)正式发布“2024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这份“档案”详细记录了热带气旋的位置、强度、变性及登陆信息,并公布:去年有8个气旋登陆我国,“摩羯”创去年秋季登陆强度纪录。台风专家表示,发布的数据集,为热带气旋研究、防灾减灾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摩羯”成去年登陆我国的风王
数据显示,2024年西北太平洋海域共有28个热带气旋活动,其中热带风暴级及以上有26个,台风级及以上达14个。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为超强台风“摩羯”“银杏”和“万宜”,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均达每秒62米。
在这26个台风中,共有8个热带气旋登陆我国,累计登陆9次。去年登陆我国的“风王”是2411号超强台风“摩羯”——它于2024年9月6日16时20分登陆海南文昌,登陆强度为超强台风级别(62米/秒,915百帕),成为去年登陆我国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更创下1949年以来秋季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纪录。
去年秋台风又多又强
这份“档案”还总结了2024年热带气旋活动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秋季台风活跃,超强台风比例高。秋季(9-11月)生成了15个热带气旋,显著多于常年平均的11.6个;有8个热带气旋达到了超强台风级,占比为30.8%,较常年平均(22.6%)偏多。
二是生成源地偏北偏西。热带风暴级以上气旋平均生成位置较常年偏北2.9个纬度、偏西约3.8个经度。
三是登陆时间集中且强度偏强。2024年全年登陆的热带气旋个数和次数略少于气候平均(8.9个;11.9次)。其中,夏季只有3个热带气旋登陆,8月台风更是“零登陆”,但是,秋季却接二连三地迎来了5个热带气旋登陆,比气候平均(2.9个)偏多。登陆的秋台风也威力十足,除了刷新登陆纪录的风王“摩羯”外,“贝碧嘉”也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
台风内部结构难被探测
台风作为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其登陆往往会对沿海城市防灾造成严峻挑战。传统观测手段通常难以捕捉台风内核区复杂风场的动态演变,特别是在现代化城市高楼林立的复杂环境中,会导致城市防灾减灾与工程设计面临重大瓶颈。
2022年强台风“梅花”登陆期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观测团队就曾利用激光雷达,在上海中心城区-陆家嘴地区成功捕捉了完整的台风边界层风场演变过程,获得了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数据,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超大城市复杂环境下台风内核区精细风场结构观测的空白。这一研究为改进台风数值模式参数化方案奠定基础,还可指导超高层建筑风荷载设计、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及应急避险策略制定。
新民晚报记者从上海台风所了解到,2024年,上海台风所在“贝碧嘉”来袭期间,在“洋山港-临港-滴水湖”一线布设了9部激光雷达组成的探测网,侦测“贝碧嘉”台风对沿海超大城市风场结构。
未来,上海台风所还将进一步开展科学试验,构建包括城市、港口等不同场景下的台风风雨结构一手数据库,推动“观测-模拟-应用”全链条技术体系发展,贯彻“观测即服务”理念,为全球沿海区域应对台风灾害提供“中国方案”。
原标题:《去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档案”公布:“摩羯”刷新秋台风纪录》
栏目编辑:王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