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学闸站
历经 14 个月的艰苦奋战,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水利改造及环境整治工程于今年4月圆满收官。这项总投资6700万元的重要民生项目,凭借对17条河道的系统治理以及12座智能闸站的新建,成功为13个行政村打造了“旱能灌、涝能排”的坚实水利保障体系,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4月20日,记者在沙杭大沟整治现场看到,挖掘机正有条不紊地对最后一段河道开展生态护坡施工。作为工程一标段的关键部分,长达 71.93 公里的河道整治工程覆盖了大井、墙匡等 13 个行政村。通过清淤疏浚作业以及生态护岸建设,使镇域水系畅通能力提升40%。"以前暴雨时农田积水能到膝盖,现在河道拓宽了,水流畅通无阻。"大屯村书记开成跃指着整治后的河道介绍。生态框护岸与生物毯护坡的应用,不仅强化了防洪能力,还极大地增强了水体的自净功能。
工程二标段的12座闸站建设同样备受瞩目。在志学闸站施工现场,技术人员正专注于系统的调试工作。这座集灌溉与排涝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工程,可满足农田灌溉尾水管控、汛期强排和干旱引水需求。项目负责人透露:“所有闸站采用模块化设计,汛期时能够迅速构建起排涝网络,干旱时期则可精准调配善后河水用于灌溉。”随着12座闸站即将通电投入使用,新坝镇5.4万亩耕地将实现精细化用水管理。
新坝镇水利改造及环境整治工程完成后,全镇农田灌溉保证率提升至95%,防洪标准达到二十年一遇,实现了新坝镇域内农田灌溉尾水的日常有效管控。这项涵盖"疏动脉、强心脏、通末梢"的立体化治水工程,正是海州区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海州区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理念,水利改造及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涉及锦屏镇、新坝镇、朐阳街道等十余个涉农镇街,目前全区已实施河道73条,完成河道清淤及生态护坡218公里,完成节制闸及泵站建设138座,坚定不移写好农村“水文章”,让每一滴水都化作推动乡村振兴、增进百姓福祉的动力源泉。
通讯员 赵威娜 掌鹏 张思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