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彩新论】如何理解旅游产业之“大”?

旅游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现在旅游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乡村旅游如火如荼,民族地区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文旅融合中更加彰显它的光彩。深入理解旅游产业之“大”,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旅游产业之“大”,大在消费需求的迭代升级。从淄博烧烤“出圈”,到“尔滨”圈粉、天水麻辣烫“热辣滚烫”,再到贵州“村超”“村BA”引燃全网千亿流量……过去一段时间,许多“出圈”文旅案例,让人看到了人民群众对文旅消费需求在不断升级。从重实物变为重服务,从重实用价值变为更看重文化品质,是近几年大家对文旅消费的“体感”。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超过56亿,同比增长近15%,旅游花费超过5.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7%,文旅消费热力持续攀升。

旅游产业之“大”,大在产业链条的融合共生。一辆旅游大巴启动的不仅是旅程,更是一条跨产业的增值链。近年来,贵州围绕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黄小西吃晚饭”等重点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带动旅游及相关服务业较快发展。百里杜鹃以花海为核心,延伸出温泉康养、避暑旅居、民宿集群等四季业态;贵安万亩樱花园升级复合型文旅体验,通过“赏花+度假”“赏花+乡村”等模式,拉动综合经济收入不断增长。2024年在旅游业带动下,贵州全年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8.5%、9.5%,印证了“旅游+”对关联产业的提振效能。

旅游产业之“大”,大在就业民生的普惠价值。旅游业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荔波瑶山古寨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54万人次,当地村民不断接到游客新订单;村民改造农舍变民宿老板,改造农家小院办起“农家乐”……旅游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彰显了旅游产业强劲的带动效应。

旅游产业之“大”,大在经济循环的枢纽作用。当游客按下快门的瞬间,也在无形中启动区域发展的“乘数效应”。贵州“支支串飞”“小车小团”紧跟旅游市场需求,推出旅游交通定制服务,为畅通经济循环注入新动能。吃上旅游饭,花茂村的陶艺从“土手艺”变成了“乡愁商品”。这种“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让2024年贵州接待游客人次比上年增长10.4%、旅游总花费增长13.3%,真正将“流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量”。

一业兴,百业旺。发展旅游产业,不仅是经济账本上的数字增长,也拓展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持续释放生态红利、文化红利、民生红利,有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金妮

编辑 李海钦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